Copyright © 2088 2014男篮世界杯_u20世界杯8强 - mala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其实,阿根廷获得的这次点球与昨天伊朗队最后时刻的点球如出一辙——斯通斯拉拽伊朗队员球衣导致其倒地,VAR介入,主裁回看后判罚点球。拉人的动作非常明显,在国际足联赛事的执法尺度下确实应被判罚犯规。
帕雷德斯被抱摔以及斯通斯的拉人如果出现在五大联赛或欧冠,如果主裁第一时间没有判罚犯规,那么VAR基本是不会介入的,因为在欧洲赛场,裁判员普遍追求更为流畅的比赛,尤其是欧足联,明令禁止判罚“较为牵强的点球(Soft Penalty)”。
本场比赛的主裁温契奇以及VAR范布克尔都是欧战的常客,以范布克尔在欧战中担任VAR时的介入尺度,这种程度的抱摔他是不会管的。但还是那句话,这是国际足联世界杯。
世界杯开赛前,国际足联裁委会主席科里纳就曾在采访中提到过对裁判员执法尺度的要求,除了伤停补时补足时长之外,还要求裁判员们严格执法。
从前四场以及阿根廷与沙特的这场较量中也能看出,本届世界杯执法基调就是偏严格型的,不存在“有犯规动作,但够不上判罚球点球”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本届裁判员对定位球时罚球区内的身体接触判罚的尤为严格,这样的尺度很可能在后续比赛中得以延续。
此外,本场比赛上半场第27分钟劳塔罗·马丁内斯进球被吹同样引发了争议。其实关键问题就是“哪里才算身体的有效部位?”
答:肩部确实算。判定是否属于有效部位,只需一张手球规则的图示就可理解,因为身体有效触球部位不包括手臂,而规则中对手臂的定义为“臂部的上端边界与腋窝底部平齐”。劳塔罗的肩部确实处在越位位置,所以本次判罚准确无误。
下半场第62分钟,阿根廷19号奥塔门迪出球后被沙特队员亮鞋钉踢倒,温契奇没有判罚犯规,阿根廷队随后完成了头球攻门,被沙特门将扑出。
从沙特队员的动作来看,这是一次明显的犯规行为,VAR本应介入,结果却漏过了这次事件,这很可能是本届世界杯第一个严重的点球漏判。
伤停补时期间同样充满争议。第90分钟,阿根廷队员争顶时明显冲撞门将犯规在先,温契奇没有吹罚犯规,随后直到进攻结束才补判越位,导致沙特门将“破防”,向裁判抗议,被黄牌警告。
第94分钟,沙特队员起跳时被本方门将膝盖撞击面部后倒地,头部着地,情况十分危急,但主裁温契奇在球员头部疑似受重伤的情况下却迟迟没有吹停比赛。
从国际足联裁委会以“保护队员安全”为首的要求下,温契奇对这次突发事件的处理显然是不合理的。
综合国外裁判论坛的讨论,大致可以将温契奇本场比赛的执法表现总结如下:
上半场的点球判罚属于典型的“soft penalty”,但在国际足联本届世界杯的尺度下还可以接受。本场比赛的执法难度在下半场陡然提高,温契奇的表现不算好,第62分钟的罚球点球漏判非常明显,而伤停补时阶段沙特队员头部重伤后没有及时吹停补赛则是最令人无法接受的,丝毫没有从队员生命安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
这场过后,我们在本届世界杯的赛场上不一定能够再见到温契奇作为主裁执法比赛的身影了。
D组 丹麦0:0突尼斯
由墨西哥名哨拉莫斯执法的这场比赛的前70分钟都风平浪静,直到丹麦队2号安德森在本方罚球区内手臂触球。
通过回放可以看出,安德森得球后被对手反断,突尼斯队员将球踢向球门线,在距离非常近的情况下球经过安德森的膝盖后折射到了他的手臂上,裁判员判罚角球,VAR静默核查后认定这次手球并非“清晰明显的手球犯规漏判”,所以没有介入。
第92分钟,丹麦队角球开出,球落下后打在突尼斯队员的胸部,随后反弹到了他的左手上,裁判员没有判罚犯规,随后VAR在死球时介入,拉莫斯亲自到场边观看回放后认定在手球发生前,丹麦队7号延森用肘部推人犯规在先,最终判罚攻方犯规,判给突尼斯队后场直接任意球。
本场比赛出现的两次手球情况均属于球经过队员身体折射后意外打手,主裁拉莫斯第一时间均没有判罚犯规,其中第一次丹麦队员安德森手臂触球时,由于其是在向前跑动的过程中,属于正常摆臂导致的自然位置,VAR没有介入可以理解,而第二次突尼斯队员手球时则选择了介入,说明VAR团队对这次手球持不同意见。
IFAB《足球竞赛规则》手球部分节选
然而,由于突尼斯队员手球发生前丹麦队确实推人犯规在先,其实这次VAR的介入以及建议裁判员进行场边回看(On-field Review, OFR)的决定纯属“多此一举”,在国外裁判论坛上也遭到了抨击。
鉴于VAR静默核查潜在的点球漏判时需要同时对事件发生前的进攻过程进行确认,既然存在明显的攻方 犯规,那么随后发生的手球就不能算作“清晰且明显的点球漏判”。
而当值主裁拉莫斯最终的判罚则体现了“执法的艺术”,准确地看到了攻方犯规动作,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手球的争议。
从VAR没有介入安德森手球的决定来看,本届裁判员对于手臂自然位置的理解还是比较宽松的,当然还要继续观察后续比赛中是否会有相似的手球案例出现,才能进行对比。
C组 墨西哥0:0波兰
本场比赛的重要事件发生在第53分钟,莱万多夫斯基突入对方罚球区,被墨西哥队15号莫雷诺连拉带绊后倒地,当值主裁克里斯·比思没有判罚犯规,随后VAR在死球时介入,比思在场边观看回放后判罚点球并向莫雷诺出示黄牌。
很多球迷朋友可能觉得这次点球判罚同样比较牵强。但正如之前所说,本届世界杯裁判员对于防守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的手上动作吹罚地极为严苛,更何况这次莫雷诺在与莱万争抢身位时做出了明显的拉拽球衣以及伸腿绊人的动作,点球判罚没有问题。
值得探讨的点在于这是否属于一次“破坏了对手明显进球得分机会”的犯规?
纵观全场比赛,双方的身体对抗异常激烈,比思共计吹罚了30次犯规,仅出示了3张黄牌,在犯规动作的识别上出现了多次偏差,导致了多次明显鲁莽犯规动作的黄牌漏判,先后执法了东京奥运会及世俱杯决赛的比思本场比赛似乎并不在状态。
D组 法国4:1澳大利亚
本场对决双方队员都专注于比赛,执法难度并不是特别大,代表非洲裁判首次亮相本届世界杯的戈梅斯很好地控制了比赛,同时也没有任何复杂的情况出现。
下半场阶段犯规次数稍有增加,戈梅斯向三名澳大利亚队员出示了黄牌,但他漏过了第64分钟澳大利亚队22号欧文对楚阿梅尼的踩踏犯规,引起了法国主帅德尚的不满。
不过,这次黄牌漏判对比赛整体影响不大,只能算作一次“小瑕疵”。
年仅40岁的戈梅斯已在开赛前宣布将在世界杯结束后退役,他执法的比赛是看一场少一场了。鉴于他本场比赛较好的执法表现,拿到第二场小组赛的执法机会应该并不难。
欢迎留言讨论,但不接受抬杠!
投稿: caipanquan@foxmail.com
更多信息,请关注“ 裁判圈 ”微博、视频号
http://weibo.com/caipanqua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